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 > 八卦  > 正文

310亿!上海新地王传递什么信号!上海地王

日期:2025-07-01 17:53:33点击:6

  眼下,全国楼市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焦灼时刻,房企倒闭、土地流拍、中介歇业……但在昨天,上海土拍市场出了一个“王炸”,令市场感到振奋。

  1、新总价地王,310.5亿元的总价,不仅超过2014年上海董家渡金融城的248.5亿,也超过2016年深圳新会展中心的310亿,一举拿下中国(内地)的新总价地王,目前仅次于2019年香港西九龙高铁上盖的422.32亿(港币)。

  项目以甲级办公为主体,以商业、高端酒店、租赁住房、会展文旅等一流服务为配套,将打造210米、280米高楼,建成后将与西岸第一高楼恒基星扬西岸中心持平,总投资初步估计700亿元以上。

  2、规模巨大,该地块由28副子地块组成,总占地面积32.3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(地上建筑面积108.7万平米,地下商业面积约6万平米,地下停车场面积65万平米),整体一次性出让,是近年来上海核心区极为罕见的巨无霸地块。

  地块还设置了非常严苛的持有要求:按出让年限持有地块内包括地上、地下100%商业,60%办公,100%文化体育及所有的租赁住宅。同时还要求受让人出资建设建筑面积约1.7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约9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,建成后产权无偿交政府相关部门。

  5、出让价格未受疫情影响,仍创新高。根据丁祖昱先生的测算,地块的综合楼板价约为28800元/平米,按用途倒推楼面价,商业约31500元/平方米、办公约30000元/平方米、文体约20000元/平方米,住宅约72000元/平方米、租赁住宅约16000元/平方米。

  上海就是上海,这个时候再次彰显了其坚不可摧的土地价值,没有什么比310亿元的真金白银,更能彰显资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真爱了。

  更重要的是,上海此刻拍出新地王,还给全国楼市吃下一颗定心丸:疫情对楼市只是短期影响,大资本仍然看好核心城市地产价值。

  值得一说的是,拿下该地块的香港置地,是一个港资背景的房企,拥有上百年的金融商业核心区的开发和运营经验,其控股股东怡和集团的名气就更大了,是一家以亚洲为中心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,多年来稳居世界500强,著名奢华酒店品牌文化东方便是其旗下资产。

  据说,1844年,上海第一块土地拍卖,得主就是怡和洋行。怡和洋行在1912年到解放前,以上海为总部,后来迁至香港。当前疫情仍未结束,这家企业便手握重金重返上海,再次说明他们在判断趋势上的老道。

  写到这里,大家要想一想,此刻逆势而为、雪中送炭的为什么不是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,也不是华润、万达?对上海这样的城市,滨江地块可是卖一块就少一块,恒碧万为什么不去抢呢?原因并不复杂。

  一方面,该地块总价极高,土地出让条件极为苛刻,极度考验房企的资金实力,而眼下的内地房企,很多都处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,哪里有余粮拿出来入货。而港资房企不同,给人感觉大多是“守财奴”,资产规模不一定很大,但负债率极低,现金流极好,越是这种时期,越有战斗力。

  另一方面,该地块运营难度极高,属于城市核心区地标项目,为了最大化地保证运营品质,绝大多数物业不可售,300多亿元砸下去,不知道多少年能回本,属于房地产行业中劳斯莱斯级别的项目,一般开发商即使买得起,也养不起。

  而港资房企不同,他们普遍具备长期性、精细化的商业运营能力,像我生活的广州,逼格最高的商业综合体,基本都是港资企业在运营,太古汇、天环、K11、IGC的品质和口碑是有目共睹的。

  此次上海新地王的买家香港置地,就是一个拥有130多年历史的香港老牌英资地产企业, 拥有上百年的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和运营经验,这种资历,不是一般房企能够比的。

  在此意义上,港资房企的玩法和内地房企有很大不同。从战略上讲,港资房企赚的是趋势的钱,内地房企赚的是高周转的钱。从战术上讲,港资房企赚的是物业运营的钱,内地房企赚的是“卖砖头”的钱。

  一般来说,比起扩张速度,港资房企无法和内地房企相比,但比起抗击打能力,后者完全不是前者的对手。在平时,内地房企的劣势往往没人去谈,但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者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,内地房企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了。

  经此一疫,也算是给内地房企提了一个醒,该意识到高杠杆、高负债的风险了,过度高周转的玩法,不仅让自己陷入资金链紧绷的泥淖,也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金融系统,绑架了国民经济。

 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城市经济体,香港经济在历史上多次大起大落,房企首当其冲,充分领教过各种金融风险,深知去杠杆的重要性。相比而言,内地经济和楼市长期繁荣,房企一直就没有吃过什么亏,而且稍有波折,政府就会启动救市,这把不少房企给惯得不像样子。

  疫情之下,决策层已多次重申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,房企朋友也该清醒了,遇到危机,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,不要每次都指望政府救市,否则这个行业就永远是“问题儿童”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版权声明‌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yuzhibolangzi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

图文推荐

最近更新

猜你喜欢

点击排行